“DNA之父”因不当言论“跌入谷底” 晚年处境“凄凉”
阅读:357 次
2019-01-15 20:40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温燕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高文宇】因坚持固有立场、持续散播种族言论,现年91岁的美国“DNA之父”詹姆斯·沃森日前被学界褫夺最后的荣誉称谓,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凄凉晚景,引人唏嘘。沃森早年因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名声大噪,并在1962年与莫里斯·威尔金斯、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后因屡次发表刺耳言论而遭到社会各界的谴责与排斥,一度因生活困窘卖掉自己的诺贝尔奖章。一代传奇如此收场引发广泛争议。

  人生新低谷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4日报道,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的最新纪录片——《美国大师:解码沃森》(如图)于本月2日上映,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沃森早年曾因发表“种族智力论”而遭到强烈抵制,主持人此次在片中问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否有所改观。没想到,沃森十分坚定地给出了否定答案:“不,完全没有。黑人与白人的智力测试结果存在差异,我相信这个差异就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沃森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分子生物学先驱,是科学界极负盛名的“DNA之父”。然而在进入21世纪后,沃森却屡屡因惊人言论被贴上了“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反同主义”等多个负面标签,名声一落千丈。英国《独立报》称,在最新纪录片播出后,沃森的原工作单位——纽约长岛冷泉港实验室迅速发表声明,与这位“老领导”彻底断绝关系。声明谴责其言论是在“滥用科学为偏见背书”,是不道德且缺乏依据的。

  据了解,冷泉港实验室是享誉全球的著名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一共走出过7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该机构供职近40年后,沃森2007年因种族言论而遭到解雇。不过考虑到他的巨大贡献,该机构之前仍然为他保留着“荣誉主管”等3个荣誉头衔。然而在PBS的纪录片播出后,这位老科学家连最后的学术荣誉也未能保住,彻底走向了“身败名裂”。

  “科学”怪谈

  据《独立报》盘点,沃森毕生所发表的奇谈怪论不胜枚举,“打击范围”跨越多个种族。早在21世纪初,他曾断言“肤色与性欲相关”,且“颜色越深欲望越强烈”;他的原话是:“你听说过《拉丁情人》(美国上世纪50年代电影),但没听过‘英国情人’吧?只有《英国病人》。”他曾出言贬低女性在数学等方面不如男性,女科学家只会给男性同僚带来“乐子”而非“效率”。他还高调发表过反同性恋言论,称:“如果能发现决定性取向的基因,那么母亲有权利生出一个不带同性恋倾向的孩子。”

  英国《卫报》回顾,沃森在2007年因极具冒犯性的种族言论在一周内遭遇“人生崩盘”。当年10月14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杂志刊登了一篇沃森的专访,后者明确提出非裔人士的平均智商不如白人,还认为“非洲大陆的前途堪忧”。他说,人人平等是个美好愿望,但“雇用黑人的企业肯定不这么认为”。这篇访谈发布3天后,英国《独立报》刊发题为《DNA先驱声称非洲人智力不如西方人》的头版报道,沃森的言论引发众怒。事后沃森虽然道歉,但伦敦科学博物馆迅速取消了为他安排的活动,其原单位冷泉港实验室紧接着就宣布对他进行停职,后将其解雇。

  晚景“凄凉”

  美国VOX新闻网称,这位诺奖得主2014年再次做出惊人之举,以41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掉了自己的诺贝尔奖章,成了这一奖项历史上第一位“拿学术荣誉变现”的人物。这一惊人之举的动机引发了舆论的不同解读,但不少媒体都将“缺钱”列为重要原因之一——2007年后,沃森失去的不仅是冷泉港实验室的工作,也被各类公共活动拒之门外,同时还被多家公司解除了职务。

  另一方面,沃森的晚年境遇也引发不少社会反思。在英国舆论看来,沃森的言论虽应受到谴责,但只因不当言论就将其“封杀”又未免矫枉过正。英国《卫报》也认为,如果仅仅只因为一些令人不快的观点就让一位成就斐然的科学家噤声,“那这个世界真的很悲惨”。

  《独立报》称,如今年逾九旬的沃森居住在一所疗养院接受护理。去年10月,他不幸遭遇一场车祸,目前处于“微弱意识”状态。他的儿子鲁佛斯表示,其实舆论对父亲的基因学见解过于断章取义。对于被褫夺荣誉称谓的做法,鲁佛斯表达了不满:“父亲在这所实验室投入了毕生的心血,如今他们却把他当成了拖累。”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