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大放异彩 中国非遗民众“家门口”吸睛无数
阅读:142 次
2021-10-03 20:39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中国新闻网

    今年56岁的刘兰芳,做庆阳香包已有48年。(资料图) 张煜琛 摄

  中新网兰州10月3日电 (记者 冯志军)“非遗不再是‘活在博物馆里的古董’,乡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今年国庆长假,近年逐渐销声匿迹的大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频频亮相内地多个城市和知名旅游景区,承载着浓浓乡愁的各类非遗精彩纷呈,成为民众“在家门口”喜闻乐见的聚会。

  舞龙舞狮穿梭“祥云”,弄潮千年;民俗彩灯点亮街头巷尾,韵味十足;汉服女神起舞廊间,衣袂翩翩……连日来,代表地区性的非遗展演成为各地民众触手可及的欢愉。如在洛阳市举办的“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呈现难得一见的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而尽显“潮流”和“古典”碰撞的考古盲盒等互动体验,亦吸睛无数。

图为刘兰芳(红衣者)把香包做成产业,为当地妇女提供就业机会。(资料图) 张煜琛 摄

  在非遗“富裕”的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甘肃,各地将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融入文旅发展中“揽客”传承,使得上班族身心饱享“片刻的宁静”。国庆期间,来自该省2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近百名传承人登台亮相、尽展绝活儿,为现场和线上观众奉献了一场非遗盛宴。

  “当儿时纯粹的热闹,成为中年解忧的寄托,一切都显得那么触手可及。”兰州“75后”肖帆选择长假里“就地过节”,并通过线上线下“逐梦”非遗。他3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越是出不了远门的时候,越是迷恋老祖宗留下的“老玩意”(意为“传统民俗”),好像依稀闪烁的快乐童年“忽如一夜春风来”。

  近年来,被视为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物质之文化遗产,在即将被尘封至历史记忆之时,迎来“触电重生”的机遇,不仅在节庆假期里大放异彩,而且在互联网、新科技等加持下“焕发生机”,并不再为“后继乏人”而忧心。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中国旅游报等联合发布的《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称,“非遗+电商”模式直接拉近了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带来了更大的经济价值空间,进一步激发非遗传承积极性。

  据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14个非遗产业带在淘宝天猫年成交过亿元(人民币,下同),近一半位于县域及以下地区;年成交超百万元的店铺中,西部省份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其他地区;还有超过67%的受访淘宝非遗店主在店铺经营中找到了手艺传承人。

  “走进衣食住行里的非遗才能更好地传承。促进非遗消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非遗保护传承最有效的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首席专家刘志明认为。

  在中国偏远的西北深山里,通过非遗的创新创业故事还数不胜数。2014年,29岁的杜永安来到甘肃陇南市西和县西高山乡刘河村,寻找一门已经濒临失传的“造纸术”。后来,他通过“自带复古味道,像是刚出土的文物”一般进行抢救,在线上,他将这项传统手艺传递到了千家万户。

  “8岁学针线,12岁进绣房,进了绣房绣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上。”这首甘肃庆阳地区的民谣,是今年56岁的庆阳香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的成长的写照。近年来,她把传统的香包挂件设计成拖鞋、抱枕、丝巾、包包等日用商品线上销售,累计带动2万名当地妇女学习刺绣、就业增收。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