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政要中文水平咋突然“提高”了?
阅读:125 次
2022-01-29 22:12 (北京时间)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其内容并不代表关系网立场
loading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9日电 (记者 孟湘君)27日,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又在国际上刷起了存在感。

  一方面,立总统瑙塞达呼吁部长们修改“驻台湾代表处”名称;另一方面,欧盟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指中国针对立陶宛采取“歧视性贸易”做法。

  看上去像“认错”,但更像“不服错”,立陶宛这是在上演“我和我最后的倔强”吗?

  【中文水平变好了?】

资料图: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27日,立总统瑙塞达表示,台湾在该国开设“代表处”的中文名称,引发了“不必要的问题和紧张情势”。

  “办事处”“在立陶宛语、英语和中文中的名称不一样,让我们至少修改那些显而易见的事”,瑙塞达指出。

  目前,“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英文名是“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如果将其中的“Taiwanese”译为“台湾人民”,就会成为“驻立陶宛台湾人民代表处”,削弱了代表台湾当局的政治意味。

  在立总统首席外交顾问斯卡伊斯洁利特看来,更名虽是降低紧张关系的选项之一,但立陶宛须审慎评估短时间改变决定的后果。

  新加坡《联合早报》就指出,陷入夹缝的立陶宛政府中文水平“倏地变好了”,想在“台湾代表处”中加上“人”字。然而,这有失面子的妥协方案,台北未必会同意。

  【扛不住了怎么办?】

资料图:德国茨维考大众电动车ID.3的生产线上,工人在工作。

  近来,立陶宛正在吞下自酿的苦酒。任何包含该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产品,都被中国大陆拒之门外。在立国有生产线的欧洲车企警告,整个行业或损失数亿欧元。

  路透社称,德国-波罗的海商会已致信立国外长和经济部长,促其寻求恢复对华关系,否则企业将撤离。还有企业总裁指出,立陶宛是欧洲27国中,唯一不再拥有全球市场的国家。

  面对压力,21日,立总理希莫尼特表示,已与美国务卿布林肯“讨论了美国对立陶宛的支持”,以回应“中国施加的经济压力”。

资料图: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

  立总统瑙塞达亦表示,外长兰茨贝尔吉斯提交了一份“缓解与中国紧张关系”的计划。

  虽然嘴上说“缓解紧张”,但仔细一看,该计划其实是为了“收集中国违反贸易协定的证据”,并提供给欧盟和世贸组织。

  这是哪门子的认错,简直是火上浇油,适得其反啊!

  【捆绑欧盟,玩两面局?】

资料图: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总部附近街景。

  不仅如此,立陶宛还不断尝试将欧盟绑上对华“战车”。

  1月27日,欧盟委员会终于祭出动作,向世贸组织发起对中方的诉讼。其称,中方限制进口立陶宛商品,“损害了立陶宛和欧盟其他国家出口商的利益”。

  但另一边,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强调,虽存在贸易分歧,欧盟愿意发展和深化与中国的关系。

  除口惠外,欧盟并未采取实质举措挺立陶宛,还有国家私下抱怨其“将欧洲拖下水”。分析指,诉至世贸组织,要几年后才能有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立陶宛自身举动也具两面性。民调显示,仅13%民众支持立陶宛设立“台湾代表处”。即使与中国关系降为代办级,立陶宛还是宣布派出迄今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代表团包括13名运动员。

  【美国也“进退维谷”?】

 
资料图:美国首都华盛顿。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

  进退为难的,不光是立陶宛。近期,英国《金融时报》披露,华盛顿外交官建议立陶宛考虑“改名”,但随后白宫予以否认。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道,美国传出自相矛盾的信息,透露出其正进退维谷。立陶宛高估了自身,低估了对手意志,其“撑不住”的背后,实际是美国支持不够,“不想撑”或想转移注意力。

  最后来看看中方的两次表态:

  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中国对立陶宛所谓“歧视性贸易”做法时指出,中立关系出现问题,其中是非曲直十分清楚。我们敦促立陶宛立即纠正错误,也提醒欧盟方面明辨是非,警惕绑架中欧关系的企图。

  28日,针对立总统瑙塞达要求修正“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称,赵立坚指出,玩弄文字游戏不可能蒙混过关。如果立陶宛真心想缓和紧张关系,就应拿出诚意,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回到坚持一个中国的正确轨道上来。

  面对立陶宛玩的“把戏”,中方的态度清晰明了。而《联合早报》指出,这场博弈的另一主角台湾与幕后玩家美国要如何有面子地收场,世界都在观望。

相关资讯:

 

 


评论:
发表评论:
请填写评论内容
限500字 (不支持HTML格式)
 

登录后即可发表评论

关系网新闻资讯